于节假日降临之际,于高速服务区之处的充电站,便会持续地上演一回又一回现实层面的“抢桩大战”,而那些电动车主,要么处于充电状态,要么处于寻觅充电桩的路途之中 。
电动车的续航真相
厂商所宣扬的续航路程,通常是于理想状况下测试所得,诸如把空调关掉,维持匀速行驶。在实际驾车进程里,高速行进着,空调启动制冷功能,音乐播放开来,这些都会让电耗显著增加。好多车主都表示,标称500公里行程的车型,实际续航大约仅有350公里上下。特别是在冬季低温情形时,电池活性降低会导致续航进一步缩减。
充电桩的资源困境
直到二零二三年年末的时候,全国新能源汽车的持有数量已经突破了两千万辆这个数字,可是公共充电桩仅仅只有 roughly 三百万台而已。在国庆以及春节这样的出行高峰时间段,热门服务区的充电桩供需比例有可能达到一比十以上这种程度。江苏阳澄湖服务区曾经出现过车主排队长达四个小时去等候充电的这种情形,充电桩数量跟车辆增长之间存在严重地不匹配状况 。
车主的充电策略
车主存有丰富经验,会运用多样方式,去处理充电难问题,有人于电量剩余40%之际,便开始找寻充电站,有人会借助多个App,来对比不同运营商的桩位状态,部分车主甚至组建了互助群体,通过微信群在实时状况里分享各个服务区的排队情形,借此帮其他车主规划充电时机 。
车企的应对方案
头部新能源车企,正加快自行建造充电网络速度,特斯拉于中国已布置超1000座超级充电站,蔚来在全国构建近2000座换电站,这些特定充电设施在节假日将服务优先权给予本品牌车主,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小鹏汽车在如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出免费充电服务,通过改良补能体系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发展的现状
当前主流采用的实施快充技术,可在30分钟内,将电量自30%充至80%,不过实际充电之际的速度,受电池温度、剩余电量、设备功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3年多家汽车企业推出的800V高压平台车型,理论上能达成充电10分钟增加200公里续航这般情况,但配套完善的超充桩尚未大规模普及,所以技术所具优势暂时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
未来的改善方向
国家发改委存有这般计划,要在2025年之前建成覆盖主要高速公路的充电网络,其还给出要求,服务区间隔不得超过50公里。第三方充电运营商也在加速设备更新脚步,会将旧款60kW充电桩逐步替换成功率为120kW及以上的新设备。部分服务区已开始试行充电预约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车主等待时间。
当新能源汽车正在迅速地普及的时候,你遭遇过最为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充电经历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倘若对此篇文章觉得有帮助,那就请点赞给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