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美国的稀土矿山是全球供应霸主,如今却在中国的领先下试图逆风翻盘。美国真能打破中国稀土垄断吗?让我们一探究竟。
昔日霸主困境
曾经,美国的稀土矿山在全球供应中占据统治地位,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中国逐渐控制了全球主要的稀土开采、加工和磁体生产。如今美国只能看着曾经的辉煌不再,试图在这个领域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MP Materials运营的矿山就是这场复兴之路上的先锋。
政策利好刺激
2023年出台的《稀土磁体制造生产税收抵免法案》给美国稀土产业带来了希望,为美国产磁体提供每公斤20美元的税收抵免,若90%零部件来自美国供应商,抵免额可升至30美元,计划到2035年逐步取消。此法案目标明确,就是激励企业打造完整的稀土供应链,让美国稀土产业能更加独立自主。
企业雄心壮志
MP Materials目标远大,要成为全球唯一的“垂直整合”稀土磁体生产商,涵盖从开采到精炼再到磁体制造的全链条。美国国防部也提供了数千万美元资金,支持其建设重稀土元素加工设施。这家企业像是美国稀土复兴的急先锋,试图带领美国稀土产业走出困境。
技术设施短板
虽然MP Materials的Mountain Pass矿区能生产15%的全球稀土精矿,但尴尬的是其精矿仍需运往中国加工。因为美国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设施,在精炼和磁体制造环节远远落后。《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有39所大学培养稀土专业人才,炼厂的溶剂提取技术领先全球一代,而美国连一门常设课程都少见。
他国经验对比
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稀土企业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CEO Rahim Suleman坦言,生产超纯镝的100步化学工艺,Neo在中国的炼厂花了七年才掌握,而美国企业几乎从零开始。Energy Fuels的White Mesa工厂虽在2025年4月宣布可生产六种受中国出口管制的稀土元素,但其规模和产量仍远无法与MP Materials匹敌。
复兴艰难重重
全球稀土需求激增,对美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压力。除了税收抵免法案,《国防生产法》也为稀土项目提供了数亿美元资金。但稀土供应链每一步都需要数十亿美元投入和数年技术积累。而且中国通过价格战打败全球竞争对手,美国要避开与中国竞争并推动本土稀土供应链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美国真的能在重重困难下打破中国的稀土垄断,建成自给自足的供应链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觉得文章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