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美国拿到大学学历才能去办公室上班,如今这种资格含金量大减,好多学生因此找不到称心的工作,这种情况挺让人惋惜的。
就业申请数量激增
美国当前的就业市场求职竞争异常激烈,Simplify提供给《财富》杂志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美国人平均每月需要申请45个工作岗位,这个数字比去年的每月22个岗位大幅增加。而攻读硕士学位的人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他们平均每月要递交30到60份申请材料。如此高的申请频率,无疑揭示了就业市场的困境,许多毕业生为了获得工作机会,不得不盲目地大量投递申请。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攀升
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显示,今年新毕业的学生求职比较困难,他们的失业率是5.3%。这个比例高于整体就业市场大约4%的失业水平。所以,今年是2015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比较难的一年。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通常比较吃亏,当经济形势不好、公司招聘人数变少的时候,他们最先感受到这种状况。
热门专业也难幸免
一些过去被认为工作稳定且薪资丰厚的行业,如今也面临困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每月平均要投递二十二到五十一份求职申请。Meta公司的最高领导者马克·扎克伯格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可以完成中等水平程序员的编程工作,这种状况无疑增加了这些专业学生的就业挑战。
招聘乱象雪上加霜
招聘经理的做法让求职者感到更加困难。MyPerfectResume在2024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大约81%的招聘者所在的企业会发布不实的职位空缺,这些要么是根本不存在的工作,要么已经满员。这种行为或许是为了增加公司在招聘网站上的曝光度,也可能是为了将来可能的需求做准备。许多求职者表示,在选拔环节里,面试人员采取了不妥当的手段进行施压,然而最后给出的,却是待遇不高而且职责不对应的岗位。
求职失败选择妥协
很多学生就业困难只能顺其自然,有人投出上千份申请材料,却只获得两次面试邀请,最终回到家乡小镇,担任与专业领域毫无关联、年收入三万五千美元的助理岗位,另有一些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想要进入核能设施工作,不过本地企业减少了招聘名额,跨领域寻找工作同样充满挑战。
毕业生后悔教育投资
生活的压力和工作的挫折,使一些年轻人对自己曾经的学习经历产生了悔意。依据Indeed在2025年披露的数据,有三成以上的学子认为读学位的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千禧一代中,这种想法更为普遍,有半数的人对自己的学历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在求职过程中,机遇往往比个人才能更能决定结果。
美国大学文凭现在含金量不如从前了,那么美国的教育领域和就业场所未来会怎样发展?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也请帮这个文章点赞,转发给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