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独具特色的“方盒子”型SUV,奇瑞iCAR V23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似乎注定会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但令人意外的是,它在上市后却遭遇了冷淡的反应,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新车上市遇冷
去年12月,奇瑞信心满满地推出了iCAR V23,这款车型设计既硬朗又炫酷。他们原本寄希望于其高颜值能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新车上市后,遭到了众多批评,销量也未能达到预期。截至目前,这款汽车的月度销售量最高记录是6397台,然而进入今年四月,其销量已经下滑至3506台,这种情况就像是转瞬即逝的昙花,并未能保持长久。
价格缺乏诚意
iCAR V23的售价在9.98到13.98万元之间,但消费者对此价格反响强烈,觉得不够诚恳。以入门级车型来看,它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只有301公里,实际行驶距离可能不足200公里,实用性大大降低,因此在续航能力上产生了焦虑。大家买车的初衷是为了出行方便,但这样的续航能力显然无法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后备厢空间小
iCAR V23在空间表现上并不突出。它的后备箱容积只有234升,比同价位其他SUV要小得多。以吉利银河E5为例,它的后备箱容积达到了461升,是iCAR V23的两倍还多。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大的空间意味着可以装载更多的物品,尤其是对于那些出行需求多变复杂的人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关键。
配置选装引不满
iCAR V23初入市场,并未将L2级辅助驾驶系统、360度全景影像以及车载行车记录仪等实用配置纳入基础配置。若消费者想要这些配置,还需额外支付一万元进行选购。此举惹怒了许多消费者,引发了“退订潮”的迅速蔓延。大家普遍觉得,尽管已经交了钱,但并未获得相应的设施,换成任何人大概都不会乐意这样做。
官方调整权益
舆论对iCAR V23的购车权益调整施加了很大压力,官方急忙做出了应对,决定允许消费者用积分来兑换智能驾驶套件。这举措看似是补救措施,但在消费者心中却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若当初就能一次性做到完美,那该有多好?此外,积分兑换还有诸多限制。
新款定价再遭批
今年二月,比亚迪,这个被称作“价格屠夫”的品牌,对其智能驾驶系统进行了更新,这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了“全民智能驾驶”的新时代。随后,三月份,iCAR V23紧跟着推出了升级版,新增了智能驾驶功能。这款名为“401两驱智驾版”的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1.98万元,而在限时优惠活动中,其价格降至了11.48万元。然而,这种定价方式遭到了众多网友的普遍指责。他们指出,原本用户只需用积分换购智驾包,再加上裸车价格,总共只需支付10.98万元,但如今这个价格实际上上涨了5000元,让人感觉像是“暗自涨价”。这样的做法使得该车型关注度下降,同时也遭到了用户的抵制。
目前,iCAR V23的“301km续航版本”的售价已从9.98万元提升至10.98万元,且该版本已停止销售。在此价位,消费者可考虑零跑B10、银河E5、比亚迪元UP等车型。这些车型不仅实用,而且性价比优越。iCAR V23在造型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其他方面则缺乏明显竞争力。当然,年轻人追求独特性是人之常情,然而,产品的实用性同样至关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你认为奇瑞应如何调整策略,才能让iCAR V2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欢迎点赞、分享这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