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一度是我国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但在新能源的冲击下,它曾遭遇过一段艰难的时期。现在,荣威推出了D6等新车型,试图在新能源领域再次夺回领先地位。那么,荣威能否完成这一华丽的转身?
昔日辉煌
荣威曾一度辉煌耀眼。其推出的多款畅销车型,月销量屡次突破两万辆,这一卓越成绩使荣威在众多自主品牌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荣威更是率先建立了车载智能系统,在智能互联领域持续保持领先,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商竞相学习的典范。那时的荣威无疑是行业的佼佼者,引领着整个汽车行业的潮流。
陷入被动
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步伐正在提速,荣威品牌开始遭遇一定的挑战。2018年至2022年间,智能驾驶舱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涌现出众多竞争者,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尽管荣威在品牌定位和技术路径上有所调整,但其在DMH超级混动系统等领域的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截至2023年,该品牌的年度销量已降至国内自主品牌前十之外,同时它还背负上了“汽车企业转型进展迟缓”的标签。
战略转变
幸运的是,上汽乘用车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提出了“新大众”战略,此举标志着荣威品牌发展理念的全面革新。他们不再仅仅关注外在的标志,而是开始关注技术核心和用户的价值。这一战略宛如一盏照亮前行的明灯,在荣威遭遇市场难题时,为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促使荣威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道路。
D6亮点
D6车型完美诠释了“新大众”的战略理念。凭借上汽星云架构技术的助力,成功推广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和智能热管理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辆价格降至10万元区间。此款车型的市场定位精准,直接满足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CTB技术显著提升了车内空间的使用效率,这一效率达到了72.8%。同时,车辆的轴距为2750mm,这样的设计让车辆具备了B级车的乘坐舒适度。它充分满足了家庭用户在空间和其他方面的需求。
技术底气
D6是上汽推出的第三代纯电平台的首发车型,其技术优势源自星云架构的系统化设计。该车型搭载的“三合一”电驱系统实现了高度集成,这一设计不仅将生产成本降低了大约30%,还对成本结构进行了优化。在CLTC测试环境下,这个60kWh的电池组完成率持续稳定在110%至116%之间,有效避免了“反向虚标”问题的出现,从而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诚信度,使得消费者真正获得了更多的实际利益。
市场价值重塑
目前,电动车普及率已超五成,消费者选购时更偏爱“实用主义”理念,对产品的评价也愈发重视实际使用体验。荣威推出的“技术普惠”战略,敏锐地把握住了市场转型的关键时刻,通过央视直播的电池耐压测试等“去泡沫化”举措,重新塑造了市场的价值观念。D6车型的售价定在了7.98万元,这个价格让人们对电动车价格普遍偏高的看法有了颠覆性的改变,而且,它的定价策略还产生了显著的示范作用。
荣威D6的问世,能否使荣威在新能源领域重夺领先地位,实现一次逆转?诚邀各位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