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活动开启
4月16日,北碚职业教育中心人气爆棚。当天,来自印度尼西亚烹饪协会的82位成员及专家们纷纷到来。这里举行了一场叫做“中国烹饪文化交流暨中式面点体验”的活动,正式拉开了“职教出海促交流 中式面点展魅力”主题活动的序幕。活动不仅推动了烹饪技艺的交流,还为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北碚职教中心的校园里,印尼代表们感受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热情。大家围坐一堂,急切地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烹饪文化的独特之处。现场气氛热烈,双方都对彼此的文化充满好奇,一同开启了这场不同寻常的交流之旅。
参观校园亮点
印尼代表团的成员们最先参观了校园的文化区和企业实训中心。参观中餐博物馆时,讲解员详细讲解了中餐的“色香味形意”等独特文化,让印尼的朋友们对中国烹饪文化有了基本的认识。随后,他们来到烹饪工作室,这里展示了学校在产学研结合上的成就,凸显了中国职业教育将“岗位、课程、竞赛、证书”融为一体的教育特点。
在这次参观中,印尼的成员们对北碚职教中心的教学模式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看到了中国职业教育如何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了优秀的烹饪人才。这些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未来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操纽带搭建
实操环节中,中式面点技艺成了沟通异域文化的桥梁。烹饪师傅现场演示了蛋酥麻花和象形土豆包的制作过程,从揉面的“三光”技巧到每一个包制步骤,讲解得非常细致。在翻译的协助下,印尼学员们边看边学,兴趣浓厚。
学员们随后分组动手实践,亲自体验了中式面点的蒸炸技术。现场很快飘满了令人垂涎的香味,欢声笑语中,大家沉浸在烹饪佳肴的乐趣里。印尼学员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通过亲身体验,他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式面点的独到魅力。
学员真情分享
Noviana Peck身为印尼烹饪协会的一员,内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兴奋地说,能和中国的同行一起制作传统美食,让她感到非常开心。在交流过程中,Noviana不仅学会了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还对重庆这座城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她承诺要把学到的技艺传授给家人。
noviana peck这样的学生不少,他们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一开始对中式面点感到不熟悉,但后来操作变得熟练,每个人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此同时,他们对我国的烹饪文化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
会长提出合作
在结业典礼上,印尼烹饪协会会长、资深厨师永基·古纳万强调,需积极打造长期的合作纽带。他希望推动中印两国烹饪教学领域的交流与互鉴,计划在产业与教育融合、课程协同开发、教师互访等多个层面深化合作,以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这份规划为我国与印尼在烹饪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我们双方都希望携手并进,共同提升烹饪教育的水平,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以此推动两国烹饪业的繁荣发展。
学校未来展望
重庆市的北碚职教中心是一所杰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被誉为“双优”学校。该校在“中文+技能”的国际交流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最近,与印尼的交流便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向未来,学校计划推广中餐烹饪、电子商务等特色专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提供支持,展现中国智慧。
学校希望借助不断的沟通与合作,传播我国职业教育的优秀成果和基本思想,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教育的优点,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你认为中印尼在烹饪技艺的教学互动中能激发出什么样的创新火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