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豸绣重光”牌楼,安徽省歙县城关北大街朱家巷口跨街而建的明朝后期的“豸绣重光”牌楼,楼高9米,宽4.08米,两柱单间,上设三楼,斗拱出檐完殿式。造型简单大方,凝重无华,但意韵深邃。此牌楼是为旌表江应晓、江秉谦准造的牌楼。明神宗后期到天启年间,皇帝昏庸无能、奸臣乱党当道,官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的江应晓、江秉谦,不顾个人安危,刚正不阿,具疏力谏,结果遭到奸党诬陷,最后含恨忧愤而死。明思宗即位后整肃朝纲、清除乱党奸臣,为他二人恢复了名誉,并对二人忠正刚烈正直无畏的高尚气节予以表彰准立牌楼。

楚地的农村牌坊建设中体现了尊凤尚赤,崇火拜日的雕刻风格,楚人奉火神祝融为远祖宗,祝融是凤的化身,他们认为自己是火神后裔,太阳和火皆为赤色,因此楚人尚赤,崇火拜日。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常常以“凤”自喻,比喻圣德之人。凤是一种无人知晓其长相、形态的神鸟,居百鸟之首,身份尊贵。想象力丰富的楚人认为凤有鸡头‘蛇颈、鹦鹉的嘴、 大鹏的翅膀以及孔雀的尾巴。五彩斑斓的羽翼, 形体婀娜多姿外貌及其美丽动人,是一种通灵性的神鸟,能沟通天地、人神。在《楚文化史》中记载,人辞世之后,人的灵魂只有在凤的之下,才可以登上九天。它和龙一样,既是中华名族的传统图腾的代表,一种神奇的传说。凤不仅仅是楚人的先祖,又可以通天地通灵性,因此无论是从对远祖的敬仰角度,还是对圣德的追崇,抑或是皇权的崇拜楚人尊凤成为一种必然。另外,凤还是祥瑞的象征,雕刻在农村大门石牌坊上面象征着国运昌盛,天下太平的吉祥物,代表天下所有美好的事物。楚人崇凤说明楚人对于美好的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体现了楚文化中乐观积极向上的文化特征。

砖石牌坊式大门,如红安吴氏祠平面,为三进二天井四合院布局,由前殿、戏楼、中殿、后殿及厢房组成。前殿前檐明间带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门楼,门上方雕有人物、动物、植物花纹,檐下施三层如意斗拱。主楼屋顶为庑殿式,行龙正脊,鱼龙大吻,陶制戗脊,翼角弯曲向上,高高翘起的屋角使整座门楼生动活泼,富有神韵。

三门三楼样式
三门删楼的样式也是农村石牌坊比较常见的一种,它适用于农村入口处更大的地方。而且,这种三门三楼也不会过于复杂,更符合农村的氛围。再加上上面雕刻的图案和不同的技巧,可以让整座牌坊显得更为生动,也体现了当地的特色。
无论从哪一角度来说,景区花岗岩石牌坊对于我们的意义都是不一样。当我们到了这个景区之后,也能观赏到这种独属于的魅力。同时,它也能够让我们了解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工艺。石牌坊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具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