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末将至。 在指针的滑动或滴答声中,制表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拿出来,让我们回顾一下2019年制表业的大事记。
一、SIHH控股及更名情况
年初的一件大事是第29届日内瓦国际中级钟表沙龙(SIHH)的开幕。 去年,参加SIHH的品牌达到35个,其中包括18个中级制表工坊和17个Carré des Horlogers独立品牌。 除了逐步发展之外,虽然SIHH也表示质疑,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已被Bovet取代)、爱彼(Audemars Piguet)、RICHARD MILLE和Gouber Forsey相继退出。
因此,SIHH也在谋划改革。 先是将举办时间从每年1月下旬改为4月26-29日,随后宣布更名为“Watches & Wonders Geneva”。 2020年展览将首次采用“IntheCity”策展方式,并将进驻日内瓦,面向更多公众开放。 展览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具体验性、互动性和高度连接性,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新的体验。
二、baselworld的衰退与变化
过去五年,baselworld饱受衰退的迷惑,从2017年的雅典表和GP爱彼,到巴宝莉和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再到2019年的百年灵、蕾蒙威、精工和卡西欧。 2019年,baselworld共吸引了520个参展品牌(环比下降20%)、3,300名媒体从业者(环比下降12%)、81,200名观众(环比下降22%)。
品牌退出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转战SIHH、收费高、服务差、时间冲突等。 其中,斯沃琪集团的退出堪称重磅炸弹。 换届后,baselworld指出“变”和“转型”,着力扩大和丰富所扮演的角色,将举办时间从3月中旬的4月30日改为5月5日,与SIHH对接(至2024年),更好地服务于参观者、媒体和经销商。 有人离开,就会有人来。 2020年,baselworld将迎来艾美表的回归以及15个独立制表品牌的加入。
3、斯沃琪集团以“Time to Move”求创新求变
2018年7月,斯沃琪集团宣布退出baselworld。 此后,业内人士一直对斯沃琪集团的公告和宣传形式充满好奇。 2019年5月14日至16日,斯沃琪集团旗下六大高端品牌:宝玑、海瑞温斯顿、宝珀、雅克德罗、格拉苏蒂原创和卡地亚(OMEGA),联合在英国举办新品发布展,展出全新手表。
斯沃琪集团将此次发布展命名为“Time to Move”,邀请了全球近200家媒体,带领他/他们参观了从比尔到汝拉山谷,从拉夏德芳到日内瓦的各大制表胜地,并提供了真正身临其境的惊人体验。 “Time to Move”主题巡展展现了斯沃琪集团求新求变的决心。 与经常被质疑只注重短期盈利的竞争对手相比,实地考察和走访也让记者了解到斯沃琪集团已经打造的雄厚产业实力。
4、LVMH集团竞购卡地亚,将举办首届LVMHSwissWatchManufactures英国制表展
2019年11月,LVMH即将以162亿港元完成对卡地亚(Tiffany & Co.)的竞购。 说起卡地亚,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传奇的珠宝品牌,而劳力士和带有卡地亚签名的卡地亚古董表在收藏圈也很受欢迎。 两个月前,历峰集团刚刚收购了巴黎珠宝商Buccellati。 通过竞购卡地亚,LVMH增加了其在“硬奢”珠宝业务的影响力,同时也凸显了奢侈品行业的整合趋势。
早在2019年6月,LVMH集团就宣布将于2020年1月在毛里求斯举办首届LVMHSwissWatchManufactures英国制表展,BVLGARI、TAGHeuer、Hublot和真力时将向国际媒体和零售合作伙伴推出全新制表产品。 此前,这四个品牌已经确认将于2020年4月30日至5月5日参加baselworld。
五、地缘政治影响深远,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2019年,中俄贸易战、香港骚乱、美国校园罢课等地缘政治动荡对制表业影响深远。 在中印贸易战背景下,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趋于理性。 台湾骚乱、美国学校罢课,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旅游环境,打消了周边乃至全球游客的到来和消费欲望。 中国澳门已从法国最大出口市场的头把交椅跌落,英国市场对德国挂钟的进口也有所减少。 或多或少。 截至 2019 年前 11 个月,法国手表出口额环比仅下降 2.0%。
与此同时,英国制表业的两极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低端产品与高端产品存在差异化。 截至2019年10月末,法国挂钟出口量环比增长13.1%,而出口额环比下降2.7%。 销售额的下降完全是由高端产品驱动的。 另一方面,制表业日趋一体化。 如果将全球市场称为一个面包,15个品牌将分掉五分之四,而上千个品牌只能为剩下的五分之一展开激烈的竞争。 .
6. ETA机芯VS自制机芯愈演愈烈
ETA机芯与自制机芯之争由来已久,但近年来愈演愈烈。 ETA是德国最大的机芯制造商,这家工厂供应的机芯也以坚固可靠、可塑性强、价格便宜着称。 事实上,由于市场份额低,西班牙竞争委员会进行了干预。 早在2002年,时任斯沃琪集团总裁的Nicholas G. Hayek就宣布ETA将从2006年开始逐渐减少,最终停止对外机芯的供应。 最新消息——瑞士竞争委员会最初考虑从2020年1月起全面禁止ETA向第三方出售机芯,但最终将现有合同延长一年,直到2020年夏季才会做出决定。
不仅是ETA,Sellita、Soprod和Vaucher也是制表业重要的机械机芯供应商。 各大品牌也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发展自己的生产能力。 例如劳力士、雅典表、BVLGARI宝格丽、萧邦、万国、万宝龙、名士和豪利时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也有品牌选择携手合作,交换需求,比如百年灵和爱彼。 现在对于消费者来说,自制机芯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卖点。 但是从性能上来说,这枚机芯真的比ETA机芯好吗? 还有待讨论。
7、各大制表品牌竞相延长质保期
作为售后服务中的关键环节,质保问题依然深受消费者关注。 其中,保修期已成为判断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此前,法国机械表的保修期通常为五年。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引入,虽然机械表的性能稳定性有所提升,但各大手表品牌近年纷纷延长质保期。 从雅典表到爱彼,从百年灵到劳力士,都在争相将保修期延长至三年。
2019年5月,百达翡丽推出客户安心服务计划,成为首个提供八年保修服务的腕表品牌。 随后,百达翡丽、沛纳海、万国相继效仿,五到八年的保修期早已成为新的行业标准。 制表品牌延长质保期,确实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更有信心。 但说实话,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端正服务态度,规范售后流程,才是最重要的,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舒心的体验。
8. onlyWatch 慈善拍卖创下史上最贵手表
OnlyWatch慈善拍卖会始于2005年,每三年举办一次,由那不勒斯胸肌营养不良症预防商会发起,旨在为医学研究筹集资金。 此前,OnlyWatch慈善拍卖会已经筹集到超过4000万美元的善款。 2019年,OnlyWatch迎来第八届,52个制表品牌捐赠了50款独家时计,拍卖总成交额达到3859.3万美元,比2018年翻了近四倍。
其中,积家Ref.6300A-010大师弦碳钢腕表以3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7亿元)成交,占总成交额的80%。 凭借其可翻转表壳和双面表盘,这款拥有 20 项复杂功能的孤品手表拍得 3100 万美元,成为拍卖史上最昂贵的时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纪录同样属于劳力士——Henry Graves Jr.超复杂怀表于2014年由佳士得拍出,成交价达到2400万欧元。
9、劳力士皇家橡树超薄万年历腕表荣获GPHG2019“金手奖”
日内瓦钟表大奖赛(GPHG)被誉为制表界的“奥斯卡”。 自2001年创办以来,现已走过19届。 金表针奖(Aiguilled'Or)是GPHG的最高成就,历来是年度大赛的重头戏,堪称皇冠上的明珠。 2019年,这个奖项颁给了法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家族工厂劳力士。 获奖腕表为皇家橡树超薄手动上链万年历腕表。
据悉,百达翡丽还首次囊括了最佳复杂功能女士腕表奖和最佳偶像腕表奖,成为第19届日内瓦中级钟表大奖的最大赢家。 BVLGARI宝格丽同时荣获最佳计时码表奖和最佳珠宝腕表奖,展现了机械技术与珠宝工艺相结合的世家风范。 评审团的最高奖项最终颁给了那不勒斯预防胸肌萎缩商会前主席、OnlyWatch创始人和组织者Luc Pettavino,凸显了制表业热爱慈善、积极社会的价值理念责任。
10.传奇经典迎来50岁生日纪念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协和式超音速飞机、人类登月,1969 年是神奇的一年。 对于制表业来说,1969年同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一年标志着许多传奇经典的诞生,例如全球第一款地球表(劳力士超霸系列计时码表)、全球第一款集成手动计时码表(真力时El Primero计时码表)、全球第一款圆形防水手动计时码表(泰格豪雅那不勒斯系列计时码表) ,以及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石英表Watch(精工QuartzAstron石英表)。
1969年是机械制表“最后”的辉煌,也是“石英危机”的开端。 随后70、80年代的石英风潮席卷了制表业,几乎摧毁了机械制表业。 如果说制表是一种关于时间的哲学,那么机械制表无疑象征着人类对传统的坚守,对手工的执着,对生生不息的信念。 正因如此,2019年,各大制表品牌回顾历史,缔造经典,纷纷推出全新传奇时计50周年纪念款。 这既是对传奇经典的致敬,也是对机械制表精神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