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的额坊、匾额、花板等处满饰高浮雕或镂空的雄狮戏球、二龙戏珠、鲲鹏展翅、麒麟、仙鹤以及山水人物、亭台楼阁、奇花异草等传统吉祥图案。这些雕饰内容丰富,图案繁杂,意蕴深邃,雕刻极为精丽,造型古朴灵动,富有民间工艺特色,尤其在高浮雕或镂空的雕琢下愈加烘托出玲珑剔透、灿烂缤纷的光华韵律,较“胡文光刺史牌楼”更显绚丽多姿。牌楼造型结构大气美观,在明代民间牌楼中应属少见的精美雕作。

农村牌坊上的“福”字文化
在我国灿烂的语言文化中,“ 五福临门”、“福慧双修” 、“洪福齐天”、“福星高照” 等吉祥成语,都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摸索提炼出来的对美好事物的祝愿之词,“福” 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在农村牌坊对联,牌坊浮雕都有福字出现。

湖北石牌坊简介
湖北石牌坊石牌坊是湖北现存最多的一种,有石牌坊和石牌楼两大类。
湖北石牌坊之净乐宫大石坊,位于武当山净乐宫门前,净乐宫。位于原均州城内,建于明永乐十六年( 1418年)因属丹江水库淹没区,拆迁于丹江口市郊金岗山北坡上,现已复原。牌坊由六柱五间三门二彩壁墙组成,青灰石质,桂身通体浮雕云纹,柱端上雕饰麒麟,额枋上浮雕各种花卉围案和双龙戏珠围案,膜枋上饰以国雕、造雕火珠和火焰云龙纹。两影壁下为石须弥座,上琉璃砖墙,中间镶资风凰花卉花纹。上为上为庑殿黄琉璃瓦顶,屋脊两端饰大吻,整座石牌坊造型优美,题材丰富,雕饰精美。
农村牌坊
村口牌坊

当地流传关于牌楼还有一个故事:“ 以前居士、信徒以二山门下石梯(大约深3米),从戏楼下面通过来到院中看戏,由于人看戏时是背对着城隍神的,不尊重,大不敬所以才修这座牌楼。”
牌坊前当年有铸造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十月的铜狮子一对,“文革”后移至碑林博物馆东门前。牌坊后亦有明神宗十三年八月铸造的重五千斤的铁狮子一对。两对狮子皆为秦王府故物。
古建筑牌楼
古建筑石牌坊牌楼
牌坊作为坊门的演变物,自然也保存了坊门的旌表功能,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尤其是明清两代旌表成为牌坊的主要功能,所以有人把牌坊称为所特有的个人纪念碑,自然就演变成一种人文精神的载体符号。湖北农村石牌坊发展到今天,样式有简单农村牌坊、也有复杂的村口牌坊样式,但都是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