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泰县“祖孙”牌楼,福建省长泰县城中山路立有表彰戴时宗、戴爆祖孙二人功绩的”祖孙”牌楼。戴燝是戴时宗之孙,长泰县彰化里人,祖孙均科考中进士,官至御史,二人为官正直廉洁、刚正、治行素着,受到当地世人的尊敬和赞扬。

湖北农村牌坊
湖北农村石牌坊、村口牌楼图片
作为聚居基本单位的里或坊的大门才是牌坊演变而来的源头。里坊制是周朝以来统治者一直沿用的一种编民制度。里是坊的前身,它是一种用围墙封闭起来的基本聚居单位,由里胥掌管里门,在围墙筑以坊门,由两旁的华表和中间的横梁或板门组成,称“乌头门”。后来又在横梁上筑起斗拱和屋檐,飞檐起脊,如同楼顶的石牌坊称为石牌楼。
村门牌坊
单门农村牌坊

农村牌坊
村牌坊、村口大门石牌楼图片
农村村门石牌坊的修建很讲究建筑与人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所以在我们长城石雕看来,“牌坊风水禁忌”理论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城市兴建的环境观与发展观的精神支柱。

当地流传关于牌楼还有一个故事:“ 以前居士、信徒以二山门下石梯(大约深3米),从戏楼下面通过来到院中看戏,由于人看戏时是背对着城隍神的,不尊重,大不敬所以才修这座牌楼。”
牌坊前当年有铸造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十月的铜狮子一对,“文革”后移至碑林博物馆东门前。牌坊后亦有明神宗十三年八月铸造的重五千斤的铁狮子一对。两对狮子皆为秦王府故物。
石牌楼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中西合璧的艺术造型,它与传统的牌楼造型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其立柱宽厚敦实,横梁枋板与楼顶结构严密,无透风构设,形成一体,恰到好处。其檐角柱体结构等处有鲜明西式建筑风格,但大造型和雕饰流露出岭南地域艺术文化的特色。福建农村牌楼造型在牌楼中是独特的,不仅是牌楼中的精品,在石雕建筑中也是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