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粤东正气”牌楼,海南省海口市西约5公里的滨燕村立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为海瑞立的“粤东正气”牌楼。海瑞(1515-1587年) ,字汝贤,今海南琼山市人,嘉靖时中举人。他为人刚烈正气、疾恶如仇,做官清廉崇洁、耿直无畏,故仕途不顺,几起几落,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职户部时,直言上书批评明世宗宠信方士不理朝政,得罪皇上,治罪入狱。在明世宗死后才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出任应天(今南京)巡抚,推行一条鞭法,政绩显着。海瑞为宫时,一贯伸张正义,不畏强权显贵,平反了一大批冤案,深得人们敬重,素有“南包公”的美名。万历十三年(1585年)海瑞再次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金都御史,改革弊政、整顿纲纪,严惩贪赃枉法的官吏。两年后海瑞病逝于任上,去世时家里仅有俸银十余两,几件旧袍,无以为葬,同僚凑银才办完丧事。他死后明神宗封赠其为太保,赐道忠介,并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建成海瑞墓园,雕造了这座“粤东正气”牌楼。

楚地的农村牌坊建设中体现了尊凤尚赤,崇火拜日的雕刻风格,楚人奉火神祝融为远祖宗,祝融是凤的化身,他们认为自己是火神后裔,太阳和火皆为赤色,因此楚人尚赤,崇火拜日。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常常以“凤”自喻,比喻圣德之人。凤是一种无人知晓其长相、形态的神鸟,居百鸟之首,身份尊贵。想象力丰富的楚人认为凤有鸡头‘蛇颈、鹦鹉的嘴、 大鹏的翅膀以及孔雀的尾巴。五彩斑斓的羽翼, 形体婀娜多姿外貌及其美丽动人,是一种通灵性的神鸟,能沟通天地、人神。在《楚文化史》中记载,人辞世之后,人的灵魂只有在凤的之下,才可以登上九天。它和龙一样,既是中华名族的传统图腾的代表,一种神奇的传说。凤不仅仅是楚人的先祖,又可以通天地通灵性,因此无论是从对远祖的敬仰角度,还是对圣德的追崇,抑或是皇权的崇拜楚人尊凤成为一种必然。另外,凤还是祥瑞的象征,雕刻在农村大门石牌坊上面象征着国运昌盛,天下太平的吉祥物,代表天下所有美好的事物。楚人崇凤说明楚人对于美好的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体现了楚文化中乐观积极向上的文化特征。

石牌楼
牌楼图片
巨岸领航人陈文豹先生是从埭头镇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心系桑梓、回报故里、造福家乡,推动家乡经济发展与繁荣,是陈董事长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光荣使命。近年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家乡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在感慨家乡变化巨大的同时,觉得村口缺少一个醒目标志,乡里人提到,村里也考虑过在村口建一个具有标志性建筑牌楼,但经济有限,只能把这事先放放。陈董事长听后毫不犹豫表示,村里负责实施,费用由他承担。陈董事长通过牌楼图片找到了具有经验丰富的神画石雕有限公司来承担建造牌楼的事项。

龙凤牌坊
乡村石牌坊样式中,龙凤牌坊是比较常见的一款,具有非常好的祥瑞寓意,成为乡村建造中的。龙与凤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非常高的灵兽,能够为人们带来祥和与美好的生活,因此在牌坊雕刻建造的时候也就成为了主要的选择。此类牌坊雕刻的主题就是“龙凤呈祥”,当然也会有“九龙戏珠”等主题,在雕刻建造上对整体的局以及图案构思都会有严格的要求,增加整座牌坊的精美度。
祠堂石牌楼价值大,意义也都丰富多彩。祠堂石牌楼的存在还是很有意义,对现在每一个人来说,要能够形成对自我家族的认识,保持尊敬的心态,去探寻牌楼上的故事和历史,相信是能够自觉地感受到自我家族的发展和文化故事。研究各类祠堂牌坊,其实也都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去感受到更多属于特色的文化,对自我家族也都能够产生更多血脉上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