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表类牌坊
旌表:古代统治者提倡封建德行的一种方式。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对所谓义夫、节妇、孝子、贤人、隐逸以及累世同居等大加推崇,往往由地方官申报朝廷,获准后则赐以匾额,或由官府为造石坊,以彰显其名声气节。秦始皇为巴寡妇清筑女清怀清台,可为旌表之始。此后,东汉重孝道,明清加强对妇女的束缚,大力表彰节烈,皆属旌表的范畴。《史记.货殖列传》:“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后汉书.陈纪传》:“遭父忧,每哀至,辄呕血绝气,虽衰服已除,而积毁消瘠,殆励风性。豫州刺史嘉其至行,表上尚书,图象百城,以文僖继室未三十而寡,后年至请旌。时吴文端为礼卿,谓夫人生前享一品荣封,自合嫠居,何用表宅如庶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太爷去祭那婆娘,更兼动了公事,申请大宪,和那婆娘奏请旌表,乞恩准其建坊。”简单来说就是表彰孝子、节妇等等之类的牌坊就是旌表牌坊,比如:节孝坊、功德坊等牌坊皆是属于旌表类牌坊。

进村石门
进村石门样式的石牌坊
在我国园林着作《园冶》中曾说过“三分匠,七分主人”,可见对于一座园林、一栋建筑的形成而言,建造匠人也是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工匠的作用又何止三分,作为一进建筑乃至整个园林的点睛之笔的砖雕门楼的建造匠人来说,主人的思想、追求、品德等等都必须借助工匠之手才能够得以展现。广东很多现存“村口石大门石牌坊”的实物,其所选用雕刻花纹、图样和常用之造型,其雕刻手法,大门门头形制都展现了其特有的地方特征,形成其特色的匠工技艺。由于广东很多农村追求牌坊的意境,也使农村石牌坊价格高了很多,一般的工匠制作不出来意境,需要级别的的雕刻工匠去制作,有意境的村门牌坊牌楼价格自然就很高。

单门石头牌坊
单门牌坊石头大门
垒砌主要表现在砖石牌坊门上,这种牌坊门往往本身又充当建筑物的前檐墙。它实际上是要从墙体。上“影砌”出一座清晰的牌坊来,如同在墙壁上浮雕出来一样。如宜昌黄陵庙山门、襄阳隆中武侯祠山门、红安吴氏祠前檐明间带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门、汉阳禹稷行宫、蕲春金陵书院大门上牌楼等。在前檐墙面上砌出砖柱有立柱、额枋、斗拱、屋顶、吻兽等,使整个牌坊门门砌出的装饰纹饰异常丰富复杂。

石牌楼
新农村村口大门石牌楼
门楼石牌坊的概念通常与“家”联系在一起。“家” 在古代具有生命繁行的意义。而“宅”是家之所在,家庭与家族可称为“家门”《黄帝宅经》中开宗明义:“夫宅者, 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住宅“安”与“不安”其结果可“家代昌吉”,或可“门族衰微”。数个家庭组成村庄,村门石牌坊比家门更加重要,家门是一家的形象,村牌坊是一个村子的大门,修建的好看了,无论是外观还是风水作用,都有很好的积极向上的寓意。
结语:当我们走在古城笔直的街道上,常见到的景观是前有牌楼,透过牌楼可以见到街道尽端的城楼。在这里,牌楼成了城楼的近景,正是这座座牌楼使城市街景增加了层次,使这些景观变得更为丰富而多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