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的用料要求
牌坊雕刻用料也是会直接影响到价格,牌坊大家知道主要以石头雕刻,用料不同自然价格是存在差异的。石料有质感好坏之分,也有用料数量差别,在实际预算的时候就要做好这些方面的了解。青石、花岗石以及大理石等属于常用类石料,性价比高,相对实惠一些,不过有不少区域会用到汉白玉,这类雕刻价格会高一些,起码在10万元左右,根据雕刻情况价格也会浮动,要结合石料市场和厂家报价看。

常见的动物图案推荐
村口牌坊的雕刻建造除了各种植物外,也有动物元素的雕刻,不过也都是要讲究祥瑞寓意。在我国传统雕刻中就可以看到很多这种动物元素的图案,比如象征福气、祥瑞的蝙蝠,象征吉祥、美好的鲤鱼,象征长寿、美好的仙鹤与白鹿等等,还有更多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寓意中的神兽,比如麒麟、貔貅、狮子等等,增加了整座牌坊的雕刻艺术感,让其能够为整个农村带来更多美好的祝愿。

关陵石坊,位于当阳三国古战场长坂坡下关陵内,为纪念三国武将关羽而修建。关陵始建于东汉来年,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开始建庙,明嘉清十五年1536年陵寝全部落成,石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位于关陵中轴线上,神道碑亭之后,三固门前。四柱三间,全部石构。
石牌坊
农村石牌楼

单门牌楼 河南南阳农村村口单门牌楼、石门楼图片
梅兰竹菊题材最早是被应用于古诗当中,而后又被应用于村牌坊门头雕刻上面,流行至今。梅兰竹菊无论是在诗歌、绘画、石牌坊雕刻哪一个领域中,梅兰竹菊题材中傲、幽、坚、淡的君子品性是永远不会被摒弃掉的,君子品性是构成梅兰竹菊题材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基础。这也是村牌坊喜欢雕刻梅兰竹菊的原因之一,也反映了农村文化的追求。
地处西南的四川,也有建造牌坊的悠久历史和不少牌坊的遗存。就文献记载和现存牌坊数量最多的无疑是地处川1中的隆昌县。据史料记载,隆昌县境内,原有明清时期石牌坊共69座,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天灾人祸,大多已被毁。所幸的是,在县城南的古驿道上现在还遗存着17座牌坊。这些牌坊分别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被毁和现存的牌坊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门类种类上,与其它省份相比,在全国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就其建造工艺、造型风格、雕刻水平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以及保存完好性来看,也不逊色于一些着名的牌坊,其享有“石牌坊之乡”的美誉,应该说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