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洪家王氏节孝坊洪家王氏节孝坊位于浙江省淳安县浪川乡洪家村50米处有一座洪家王氏节孝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为旌表儒林郎候选州同知洪席珍妻王氏所建。为四柱三间三重檐楼阁式,高9米,宽7米。整座牌坊端庄秀美、精巧,布设匀称,结构严谨,月梁弓形较大,楼顶繁复华丽,梁额处雕刻有人物、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图案。手法细腻,刀技娴熟、圆转,显现出江东柔丽纤细的艺术特色。因为该牌楼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现在属于淳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设计成功的现代大门牌坊可以解决穿行的混乱
穿行功能是大门牌坊基本的功能,但如果在设计中没有处理好,就会造成基本功能的丧失,引起使用中的不便。一种是穿行主体的混乱,即与车流、进入与外出流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和交叉;另一种是穿行主体与大门所连接的两个区域中其他活动主体的混乱,如通行与等候、通行与问询之间的交叉影响。这就需要三门石牌坊,中间是车道,两边是人行道,车道宽度尽量在5.6米以上,更方便双向车辆通行。
村门牌坊
农村村口大门石牌坊图片

一门农村牌坊
一门村口大门石牌坊
在下图中的湖北十堰市农村石牌坊中,以梅、兰、石为表现题材的三友浮雕,就是运用了一个横向的“S"型构图方式,使村口牌坊门头作品极富空间感和节奏感,达到深远而幽视觉体验,弯曲的梅枝在起伏中疏密有序,这起伏一直向左延续, 与山石、兰草的无缝连接,使不同元素的搭配显得毫无违和感,在饱满而流畅的构图中,雕琢出一片朝气蓬勃的美好意象,特别适合修建在村门口,有很好的象征寓意。
一门石牌楼
农村一门村牌坊、村牌楼图片

农村牌楼 村口牌楼
下图所示为花岗岩雕刻的《村牌坊》,利用浮雕龙凤、梅兰竹菊的形象与祥云、日月相结合根据石头的颜色与材质进行雕刻设计,构图形式活泼生动富有灵气,不拘泥于传统图案的形式,符合现代视觉审美观念,将村口“石牌坊”大门形象展现的生机勃勃,宛如一幅灵活生动的画作。
地处西南的四川,也有建造牌坊的悠久历史和不少牌坊的遗存。就文献记载和现存牌坊数量多的无疑是地处川1中的隆昌县。据史料记载,隆昌县境内,原有明清时期石牌坊共69座,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天灾人祸,大多已被毁。所幸的是,在县城南的古驿道上现在还遗存着17座牌坊。这些牌坊分别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被毁和现存的牌坊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门类种类上,与其它省份相比,在全*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就其建造工艺、造型风格、雕刻水平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以及保存完好性来看,也不逊色于一些着名的牌坊,其享有“石牌坊之乡”的美誉,应该说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