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优美,尤其是挑檐飞翘、盈盈欲飞,气韵贯通,雕工极为精湛,图纹精美绝伦,雕刻技艺已达极高的水平。特别是纯手工的刀法,娴熟圆转流露出精巧而灵动的艺术效果。无论是牌坊的设计构思、雕刻艺术还是文化内涵,都称得上是现代牌楼中的佳作。充分发挥了石雕雕刻艺术工匠才智的代表性杰作。

现代创业园等大门牌石牌坊设计要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性。 包括与主体建筑的配合、衬托,以及对于大门牌坊自身所处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的协调.
农村牌坊
村口石牌坊、石牌楼图片

湖北农村牌坊的构造与装饰
农村牌坊的构造
湖北农村牌坊的构造,一般由基础、立柱、额枋、牌匾、斗拱和屋顶(牌楼才有)六部分构成。1、湖北牌坊基础:和其他建筑一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构造又有木牌坊与石牌坊之分。木牌坊如钟祥元祐宫延禧坊,使用“夹杆石”,将木牌坊的柱脚牢牢包夹在夹杆石中,夹杆石有一半伸入地下,露出地表部分还装饰线脚、束腰等。木牌坊每根立柱则还有斜撑的戗木支撑。石牌坊柱脚上一般是使用须弥座、抱鼓石或蹲狮,高度约超过1.2米左右。
农村牌楼
广东农村出口大门石牌楼牌坊图片

当地流传关于牌楼还有一个故事:“ 以前居士、信徒以二山门下石梯(大约深3米),从戏楼下面通过来到院中看戏,由于人看戏时是背对着城隍神的,不尊重,大不敬所以才修这座牌楼。”
牌坊前当年有铸造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十月的铜狮子一对,“文革”后移至碑林博物馆东门前。牌坊后亦有明神宗十三年八月铸造的重五千斤的铁狮子一对。两对狮子皆为秦王府故物。
地处西南的四川,也有建造牌坊的悠久历史和不少牌坊的遗存。就文献记载和现存牌坊数量多的无疑是地处川1中的隆昌县。据史料记载,隆昌县境内,原有明清时期石牌坊共69座,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天灾人祸,大多已被毁。所幸的是,在县城南的古驿道上现在还遗存着17座牌坊。这些牌坊分别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被毁和现存的牌坊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门类种类上,与其它省份相比,在全*也算是名列前茅了。就其建造工艺、造型风格、雕刻水平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以及保存完好性来看,也不逊色于一些着名的牌坊,其享有“石牌坊之乡”的美誉,应该说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