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粤东正气”牌楼,海南省海口市西约5公里的滨燕村立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为海瑞立的“粤东正气”牌楼。海瑞(1515-1587年) ,字汝贤,今海南琼山市人,嘉靖时中举人。他为人刚烈正气、疾恶如仇,做官清廉崇洁、耿直无畏,故仕途不顺,几起几落,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职户部时,直言上书批评明世宗宠信方士不理朝政,得罪皇上,治罪入狱。在明世宗死后才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出任应天(今南京)巡抚,推行一条鞭法,政绩显着。海瑞为宫时,一贯伸张正义,不畏强权显贵,平反了一大批冤案,深得人们敬重,素有“南包公”的美名。万历十三年(1585年)海瑞再次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金都御史,改革弊政、整顿纲纪,严惩贪赃枉法的官吏。两年后海瑞病逝于任上,去世时家里仅有俸银十余两,几件旧袍,无以为葬,同僚凑银才办完丧事。他死后明神宗封赠其为太保,赐道忠介,并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建成海瑞墓园,雕造了这座“粤东正气”牌楼。

楚地湖北随州市、湖南农村石牌坊设计的浪漫主义情怀
楚文化纹样图式等诸多文化载体的外在表现意向中,在湖北农村石牌坊浮雕上多有出现飞龙在天,凤舞九天的场景,其实质是表现楚文化浪漫主义情怀的精神实质。一种飘逸和灵动之美,超脱了现实的羁绊,到达一种心游万仞的人生境界。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超凡脱俗的价值观,博大宽广的胸襟,极大的解放了楚人思想束缚,激发了极大的创造力,提升了艺术和审美品位,石牌坊雕刻将浪漫主义主义发挥到。这也恰好解释了楚人善于创新,不惮破格的进取精神。

石牌楼
长城石雕制作的广东农村石牌坊
由于石雕华表的使用,便产生了石牌坊门,或称乌头门、或曰棂星门。这种门不安门扇叫石牌坊。但是在早期可以说石牌坊全是安门扇的,很少有孤立的牌坊(如果不安门扇是华表)因为华表的性质很重要,所以牌坊门的性质也很重要。作为牌楼雏形的宅门(衡门或乌头门)初只是起分隔院落及供宅人出入的作用。后来,从宅门中分离出来,建于街巷入口,成了古时划分民居区域的坊巷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牌坊几乎完全丧失了它作为宅门、坊门的原始作用,成为一种纯装饰性、纯标志性的建筑。
石牌坊
祠堂石牌坊图片

农村牌坊上的吉祥图案寓意随着新农村经济的繁荣而变得兴盛起来,成为现代新农村社区装饰图案的特点。它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普遍的心理需求。吉祥图案种类繁多,农村牌坊雕刻图案大约有百十种,比如比较常见的有吉祥如意、恩爱、吉祥生子、安居乐业、健康长寿、仕途顺利、天伦之乐等等。
石牌楼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便是中西合璧的艺术造型,它与传统的牌楼造型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其立柱宽厚敦实,横梁枋板与楼顶结构严密,无透风构设,形成一体,恰到好处。其檐角柱体结构等处有鲜明西式建筑风格,但大造型和雕饰流露出岭南地域艺术文化的特色。福建农村牌楼造型在牌楼中是独特的,不仅是牌楼中的精品,在石雕建筑中也是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