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物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又是怎么理解?他们对未来制造业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测控网记者有幸采访了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物联网研究院院长朱洪波教授和通信学会张新生秘书长。
物联网是一种链接方式,重点实现智慧服务
采访中,朱洪波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什么是“物联网”以及“工业物联网”。他指出物联网是个概念,并不是一个具体网络或技术,也不是一个具体的产业。物联网是网络连接万物的形式,利用现在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技术将物理的、虚拟的所有数据联系起来进行信息传输,来满足无所不在的智慧服务需求,他是在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他还指出“大数据”和“云计算”将是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物联网的核心。通过和云计算、大数据捆绑在一起,从传输功能变为服务功能。
他认为将物联网嵌入到工业环境中,把所有工业的事物都利用网络的形式连接起来称为“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主要用于提高工业制造各环节的制造服务水平,使服务实现智慧化,未来的工业生产将从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型,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以更灵活实现个性定制化生产,终实现智能制造。在谈到南京邮电大学的物联网团队的有关研究成果时,朱教授满怀自信的表示, 2011年江苏省启动了6大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其中南京邮电大学开发的智慧节能环保公共服务平台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目前该平台连接了300万个感知节点,每天的流量达到了1亿条数据量,可算是目前全*做得,规模的物联网节能环保应用平台。
携手先进厂商 实现互补共赢
作为此次高峰论坛受邀的企业代表,NI市场经理汤敏女士会上做了精彩的演讲。她谈到的传统制造升级不仅需要添加新的功能,还要对设备原先旧的功能实现升级换代。在这个过程中,NI提供了一个软硬件结合的开放式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工程师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从原型化到验证生产的过程。同时,她指出工业物联网方面,升级改造不可能把机器全部更新换代,而且传统行业的各种编程标准各不相同,一个开放、先进的系统架构尤为重要,而这一点正是NI RIO产品线的巨大优势。目前NI已经和IBM、空客等以及多家*内知名企业合作,正在推动“智造”从概念走向现实。
面对当前欧美发达新一轮科技变革带来的强力竞争,朱教授认为,虽然我们面对竞争,但我们决不能封闭自己。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我们研究物联网,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来研发,更需要大家各自分工一起来携手合作,一些基础的东西完全可以借助外界力量来迅速达成,物联网产业非常庞大,只有实现更多企业携手合作,才能更好、更快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物联网应用的普及。正是鉴于此,南京邮电大学与美*NI在该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联合建立的“未来移动通信联合实验室”并借助NI先进技术与经验来取长补短,实现南京邮电大学与美*仪器(NI)有限公司的合作与共赢。
顺应趋势,抓住“互联网+”新机遇
面对未来发展,美、德等发达都提出了各自的愿景,“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概念倍受关注。与此同时,伴随着《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传统制造业迎来了“互联网+”、“物联网”与“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对此,通信学会张新生秘书长指出,未来十年,《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将坚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互联网+”与制造业的关系,不是“减法”(替代),而是“加法”,“互联网+”就像电能一样,把一种新的能力或DNA注入各行各业,着重提高服务效能,使各行各业在新的环境中实现新生。未来每个行业都将是与互联网有关的行业,每个企业也都将是与互联网有关的企业,互联网将无处不在。
张秘书长指出,制造业是*民经济的主体,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业,是我*提升综合*力、保障安全、建设世界强*的必由之路。他还借用当前火爆的一句话“站在互联网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