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恰逢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八十周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红色旅游异常火爆!电影宣传、当地资源丰富、旅游体验得到提升,这些原因促使红色旅游成为人们热衷的选择。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这股热潮背后的原因。
电影带动红色旅游
《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播出后,关注度很高,招徕了许多年轻观众。很多人看了影片,带着对历史的尊重和追忆,到实地去探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成了人们争相前往的地方,电影里取景的上海影视乐园在暑假期间也非常拥挤。七月份的搜索量比上个月增长了百分之八十,工作日每天大约有三千访客,周末的游客超过六千,景区方面把“吉祥照相馆”当作一个常设的景点继续开放。
经典影视续掀热潮
《南京照相馆》之外,像《觉醒年代》和《长津湖》这些曾经广受欢迎的影片,它们关联的纪念场馆和拍摄地,在今年暑假期间依然吸引大量游客。根据文旅部发布的信息,2025年上半年,全国红色旅游的接待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8%。在参与沉浸式红色体验的游客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带着孩子的家庭和在校学生。许多家长反映,孩子自己就提出想去红色旅游景点。
热门目的地受青睐
根据旅游平台信息,上海和南京已成为全国热门的红色旅游地点。长三角地区红色旅游兴盛,主要因为当地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很多能够承载历史记忆的场馆和遗址,让游客可以深入体验红色文化。例如中共一大纪念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都是人们追思先烈、学习历史的理想场所。
社交助力红色传播
参与各类社交平台互动,有助于提升革命纪念地的知名度。部分革命纪念地与小红书等网站联手,鼓励访客发布游览见闻或影像资料,并赠送纪念画册作为回报。这种做法有效调动了年轻群体的记录热情,促使红色历史借助社交渠道迅速扩散,让更多民众认识到了长三角地区的红色旅游价值。
沉浸式体验升级
长三角红色旅游着力提升代入式感受。浙江嘉兴南湖运用“红船启航”增强现实导览,游客用手机扫描湖面,即可目睹1921年红船会议情景,还能进行互动交流。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推出“数字一大”计划,借助前沿科技创造新颖的数字化参观感受,今年上半年吸引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69%。
夜间活动增添魅力
今年暑假期间,中共一大纪念馆等机构举办“博物馆特别夜”项目,将开放时段向后推移,并安排了微型影片播放、科学知识介绍等夜间项目,使历史变得可以亲身感受,不同领域的结合拓宽了红色旅游的范围,让革命精神在年轻一代心中稳固建立,同时也提升了红色旅游的号召力。
这个假期,有人去长三角地区游览红色景点吗?请在留言区谈谈你的体验,同时记得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