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单多晶硅片制备技术路线差异及协鑫隆基发展历程解析

2025-05-11 08:06860貔貅贸易网hh132

全球光伏大爆发

2004年,《京都议定书》正式实施,欧洲多国纷纷实施光伏补贴措施,全球光伏产业因而迎来了迅猛发展。然而,我国光伏产业却遭遇了一系列困难,原材料、生产设施及市场严重依赖外部,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尽管如此,国内企业并未放弃,他们在困境中持续寻求突破之道。

协鑫破局硅料

2006年,朱共山,这位协鑫集团的创始人,独具慧眼,选中了电力行业的硅料市场作为切入点。他毫不犹豫地投入了70亿巨资,在徐州设立了公司,并成功打造了我国规模最大、年产量达150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到了2009年,协鑫集团开始涉足硅片行业。2011年,该集团的多晶硅片产量已经达到了6.5吉瓦的高度。这样的成绩让它在全球硅片行业中崭露头角,赢得了“世界硅王”的称号。

隆基专注单晶

2006年,隆基的创始人李振国将目光转向了硅片领域,完成了从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转型。他深信,效率是光伏产业进步的关键,因此他选择投资当时市场并不看好的单晶硅技术。那时,网络上关于隆基的“4K电视理论”流传甚广,该理论着重阐述了电池效率与基础材料之间的紧密联系。2015年,我国推出了“领跑者计划”,这一举措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发展。紧接着,2016年,金刚线切片技术的应用使得单晶硅片的制造成本首次低于多晶硅,从而引发了技术替代的新趋势。

光伏血战背后的秘密_光伏行业血战背后的秘密_

N型电池崛起

_光伏血战背后的秘密_光伏行业血战背后的秘密

P型电池的效率已接近24.5%的顶点,而N型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22年,N型电池在市场上的占比仅为10%,然而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迅速攀升至24.7%,到了2024年,更是大幅跃升至72.5%。晶科能源在TOPCon技术领域布局较早,2021年便推出了相关的高端产品。到了2023年,晶科能源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已经超过了隆基,成功位居全球光伏行业首位。

专利与诉讼风云

2024年,晶科将部分专利权转手给了天合光能与晶澳科技,于是形成了所谓的“TOPCon三巨头”。然而,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晶科在江苏、江西等地,甚至远至日本和澳大利亚,对隆基提起了六起诉讼。这些诉讼主要涉及TOPCon技术,显现了行业竞争的激烈性。

BC技术展望

2023年9月,隆基绿能的领导人钟宝申透露,在接下来的5到6年里,BC电池有望在晶硅电池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得益于隆基的主动推广,BC技术的市场份额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增长。然而,BC技术目前仍需应对诸如良率不高、成本较高等问题。自2023年下半年起,TOPCon电池的生产能力迅猛增长,然而产品却面临严重的同质化困境,这一现象直接引发了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加剧,进而大幅缩小了盈利空间。业界普遍认为,在未来五年内,关注TOPCon电池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而超过五年这个时间点,我们或许应当将关注点转向BC电池。

光伏行业血战背后的秘密_光伏血战背后的秘密_

我国光伏行业已走过三十年历程,从“三头在外”到“三最领先”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行业最终竞争格局的讨论尚早,每一次技术升级换代都在助力我国光伏企业攀登新的高峰。那么,大家是否认为BC技术有望在未来成为行业的主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