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7岁女童便血半年查出肠息肉,医生提醒儿童肠道健康需重视

2025-04-22 18:031400貔貅贸易网hh132

揪心的半年

君君(化名)今年7岁,最近半年生活得很痛苦,大便时经常带血。君君妈妈偶然留意到这个现象,心里非常担忧。君君一直身体健康,怎么突然出现这种问题?难道是得了重病,比如肠癌?君君一家因此感到非常害怕。

之后,君君的妈妈带着女儿走遍了多家医院,每次检查都如同等待命运判决,却始终未能得到确切的诊断。家人的心情在不确定中波动,焦虑和不安时刻笼罩着他们。

台州医院的转机

当一家人陷入绝望之际,他们抵达了台州医院,找到了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叶丽萍。叶医生在详细了解了君君的状况后,决定为君君进行肠镜检查。鉴于孩子年纪尚幼,承受力不强,医生选择了口感较佳的泻药,并用运动饮料代替清水,协助君君做好肠道准备工作。

医生细致入微的检查,让君君一家重燃了希望。在检查中,医生发现君君直肠部位有一个直径约0.8厘米的息肉,表面有破损。这,正是君君反复便血的原因。家人的担忧终于有了答案。

幼年性息肉并不罕见

叶丽萍医生指出,在儿科领域,消化系统疾病中幼年性息肉并不少见。这种病症多见于儿童时期,特别是2至10岁的孩子中较为普遍。以君君这个年龄段为例,他们正处于这种病的高发期。

不少家长或许和君君妈妈有同感,对孩子长息肉感到震惊。然而,知道幼年性息肉很常见后,家长们理应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孩子若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

症状与成因解析

幼年性息肉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导致大便带血。通常血量不多,但若息肉表面出现破损或感染,出血量可能增多,颜色鲜红,有时还伴有黏液。君君就是出现了大便带血的情况,这才让家长开始关注。

幼年性息肉的具体成因在医学上还未完全揭晓,不过大家普遍觉得它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的刺激、饮食模式以及某些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家长们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努力减少孩子得病的可能性。

图片

及时诊断很关键

叶医生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感到肚子疼,不管是隐痛、胀痛还是绞痛,或者是大便带血,都应高度重视。有时候,较大的息肉会从肛门脱出,尤其是在排便时容易被发现,这时务必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和治疗。

君君的情况若未及时就医,息肉状况恐将加剧。及早诊断,方能及时治疗,减轻孩子身体负担。家长们切莫心存侥幸,误以为孩子的症状会自行缓解。

科学治疗促康复

幼年性息肉的检查,肠镜检查是关键。若想减少孩子的不适,无痛肠镜检查是个好选择。叶医生提到,治疗上,内镜切除息肉损伤小、恢复迅速。君君就是用这种方法成功切除了息肉。

幼年性息肉大多为良性,若能及早发现并科学治疗,孩子便能顺利康复。君君术后恢复得很好,现已出院。这让家长们看到了希望,积极治疗,孩子就有望恢复健康。家长们,你们平时关注孩子的肠道健康够吗?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让更多家长了解相关知识!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