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疫情过后,人们终于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 与此同时,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迎来报复性消费潮。 我们中国人的购买力世界闻名。 无论是食品、日用品、医疗用品还是奢侈品,都不用多说,直接“买给他”。
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让不少国内外企业对2023年的销售指标充满信心。其中,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的老板甚至表示,由于中国游客的回流,今年的奢侈品市场将是极好的一年。
这是真实的。 去年底疫情刚出的时候,国人争先恐后地出国旅游。 考虑到疫情前,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现在重回奢侈品店的中国消费者将再次展现他们惊人的消费能力。
01
势必“淘汰”代购
随着奢侈品消费市场回暖,为维护品牌形象,LV老板表示,即使付出高昂代价,也要坚决打击代购。
▲ 来源:中新经纬
徘徊在灰色地带的代购行业是小规模偷税漏税。 如果所涉物品数量多、金额大,则属于走私违法犯罪。
2005年兴起的代购行业,创造了很多致富神话。 本来奢侈品代购推广,一些留学生、出境游客、出国打工的人带回了一些在国内很难买到的国外产品。 后来,他们逐渐演变为专业代购,利用国内外价差,逃避关税,获取高额利润。
由于国外品牌大多在中国开设旗舰店和专卖店,中国的关税已经降低,全国海关对代购也进行了严格的查处。 一旦被发现要缴纳高额税金,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等问题,我国的代购行业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火爆了,但还是有一些人不愿意放过这个大生意,各国政府和品牌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彻底消灭代购。
品牌和代购一直相爱相杀。 代购支撑着单店近一半的营业额。 一旦代购限制太多,品牌店的营业额就会直线下降。 由于采购业务的终止,去年LVMH集团在香水和化妆品部门的年利润下降了3%。
有一说一,代购的价格确实比官方旗舰店低很多。 同款商品的代购价通常只有官方原价的一半,甚至还有30%、40%的折扣。 以娇兰焕颜蜂蜜50ml为例,官方旗舰店售价1160元,而部分标示全球购正品的商家仅售500元,天猫国际官方打折后售价仅为688元。
▲ 图源:淘宝
在我国的电商平台上,LVMH旗下品牌的大部分美妆产品,正价与代购价相差巨大。 对于购买奢侈品的人来说,他们的钱不是随风飘散的。 如果它们都是官方和正品,没有理由不选择更便宜的。
代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品牌在产品的分销和推广上,但由于定价与正常价格相差甚远,一方面扰乱了品牌的价格体系,难以衡量品牌的真实需求。各种市场,干扰品牌的营销策略; 另一方面,也难免有不法之徒混入A货谋取暴利,影响品牌美誉度。
在最近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LVMH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诺特直言,“代购是品牌形象最糟糕的事情”,并坚决打击代购。
这不是LVMH集团第一次对代购采取行动。 2018年,LVMH集团公开支持中国政府打击海外代购。 当时,它还降低了大部分国内产品的价格,以调整价格以降低世界范围内的价格。 价格差的,杜绝代购利用差价牟利。
从前年开始,LV就陆续关闭了在韩国免税店的专柜。 此外,劳力士、香奈儿等众多奢侈品牌也相继退出。 韩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免税市场。 由于过度依赖代购,几乎所有的采购商都在采购商品。 该品牌认为这会损害其形象,因此决定撤掉大部分专柜,只保留少数专柜。
▲ 图源:微博网友
代购从来不受一个集团的欢迎和提倡,LVMH集团能做的也很少。 只能从货源上严格限制客户一个账户可以购买的产品数量。 定价结构不会有太多调整。 毕竟在全球范围内的关税政策、货币汇率、运费等因素的影响下,想要在不同国家以相近的价格购买到相同的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物。
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让·雅克·吉奥尼(Jean Jacques Guiony)对代购的态度更为果断。 为了保护品牌资产,他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淘汰”与其美妆品牌相关的平行渠道(零售渠道)。 商家以折扣价销售品牌产品的渠道)。
短期内,抵制代购、减少利润在所难免。 从长远来看,维护品牌的价值、吸引力和价格秩序是一件好事,也可以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盛行。
只有从正规渠道购买,才能保证买到正品,同时享受到良好的售后服务。 品牌讨厌代购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花大价钱买正品的潜在客户从代购那里买到假货,让假代购抢走生意。 没有人能容忍这一点。 假竞争对手。
如果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品牌方将始终负责,严重影响品牌形象。 因此,很多奢侈品牌强调不对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负责。
02
日净利润2.8亿元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集团汇集了75个知名品牌,业务涵盖时装、包袋、香水、美妆到酒类、腕表、珠宝、精品零售五大业务领域,其中包括Louis Vuitton、迪奥、娇兰、蒂芙尼等耳熟能详的品牌。
▲ 图源:LVMH 集团官网
根据LVMH集团近期发布的2022年业绩报告,其去年营收增长23%至792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增长17%至14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40亿元,相当于每天净利润2.8亿。 人民币。
尽管受制于中国防疫政策,亚洲市场(除日本外)仍是LVMH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贡献了30%的收入,其次是美国市场占27%,欧洲市场除法国外,而法国和日本市场分别贡献了集团收入的8%和7%。
▲ 来源:LV集团财报
过去一年,集团各项业务销售收入均呈现显着增长,其中欧美市场业绩增长强劲。 其中,路易威登品牌在创意、产品品质以及与文化艺术的紧密联系等方面表现出色。 首次突破200亿欧元。
今年,集团经营自由现金流超过100亿欧元,近50亿欧元用于经营,主要用于扩大门店网络、升级生产设施和招聘人力资源。
首席执行官 Bernard Arnault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经济和地缘政治紧张的一年中,该集团在 2022 年的表现证明了其品牌非凡的吸引力和创造欲望的能力。
▲图源:法新社
2022年,全球经济遇冷,消费低迷,但传来好消息,劳斯莱斯、路易威登等奢侈品牌财报稳中有升。 果然,人间的悲欢离合,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好的业绩自然离不开品牌创新和营销。 为了迎合Z世代,拥抱年轻人,LV在产品设计和线下活动上始终保持着高质量的运营。
去年9月,LV在河北阿那亚举办了2023春夏男装系列复刻秀。 白皮书般的海滨社区摇身一变成为时尚的海滨秀场。 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营销效果瞬间爆满。
▲ 来源:百度
同时,借助数字营销为品牌实现最大曝光度,LV大秀上线腾讯生态。 通过微信视频号和腾讯视频,将品牌文化和产品内涵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 新款焕发品牌年轻活力。
从品牌背景出发,加入对生活、艺术、文化的思考,积极接触各种新奇有趣的新鲜事物,碰撞历史的厚重与当代的潮流,拥抱多元圈层人群,在创新理念中不断积淀品牌。
03
物价飙升,国人买不起
进博会上发布的首份《中国优质消费报告》显示,中国国内市场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2022年消费总额达1465亿美元,占全球的99%。奢侈品市场。 46%。 也就是说,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消费是中国人生产的。 难怪大大小小的品牌都钟爱中国市场。
今年春节,各大奢侈品店人头攒动。 路易威登、香奈儿和其他商店排起了长队。 你必须等待15分钟甚至一个小时才能进入商店。 而且,很多热门款式都快卖完了。 有网友戏称“逛奢侈品店就像逛大展”。
▲ 图源:小红书网友
与此同时,线上销售也在蓬勃发展。 京东元旦期间,以Louis Vuitton为首的顶级奢侈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倍。
这个架势根本不担心没有市场。 这不是很多品牌从去年年底开始涨价的情况。 Saint Laurent去年10月调整了中国市场部分产品的价格,niki系列整体涨幅在20%左右。 香奈儿全线提价,几乎囊括了消费者熟悉的各种经典包包,涨幅达5%-6%,蒂芙尼全线产品涨幅达20%-59%。
春节前后的奢侈品狂欢,恰逢年底发放年终奖和推出奢侈品系列新品,激发了众多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渴望。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路易威登品牌将于2月18日起对旗下全球产品进行涨价,涨幅在8%至20%之间。
每个人都对涨价形成了自然的应激反应。 涨价前不入手,你会觉得亏本,认为抢了就赚了。 饭后涨价成为奢侈品去库存的最佳方式。
▲ 图源:小红书网友
不得不佩服奢侈品的营销。 Louis Vuitton 上一次调整价格是在去年 12 月,距离现在只有两个月的时间。 这次赶上了2月份的国际涨价。 通货膨胀、原材料和生产成本上涨等。
事实上,还不是全部。 有业内人士表示,奢侈品的反复涨价是品牌间竞争的结果。 在保持利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持品牌的稀缺性,通过不断上涨的高价增加消费者的获取难度。
但这似乎丝毫不能阻止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追求和热爱。 价格一直在上涨,销售额和利润也在上升。 感觉奢侈品的定价没有天花板,富人的财富从来没有下限。
不管涨价的原因是什么,价格有多“离谱”,最后总会有人买单。 或许购买奢侈品的人奢侈品代购推广,也在享受着高品牌溢价带来的身份展示。 产品的成本、功能和实用性不是主要考虑因素,他们更看重奢侈品的附带价值。
▲ 图源: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包的实际成本虽然不知道,可能一两千,也可能只有几百,但是能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包包很贵,这就是奢侈品牌的成功之道。
奢侈品是独立于基本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是自我满足的物质载体,代表着人们的欲望、幻想和精神追求。 高价买到的不是商品,而是有形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