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响应国家号召,打新冠卡介苗。 拍打的时候不仅有被蚊子叮咬的感觉,而且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我国不仅是最早研制出新冠卡介苗的国家之一,而且还是防疫做得最好的大国。 看看我们的邻国巴基斯坦,还有欧美“奇葩”的抗疫表现,就能感受到生在中国是多么幸运。
去年的WW表展还在北京举办
疫情深刻改变了世界。 受疫情影响,去年的WW表展再次移师重庆。 展厅布局的合理性较今年有所提高,但不少品牌提供了新的试穿环节。 话不多说,这次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明年的新品。
小手表热潮
去年,IWC万国表推出了经典大飞表款中“最小”的大飞——大飞43,首次将大飞的尺寸从常见的46mm改为43mm。
大飞43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初代大飞
我觉得这次调整特别成功。 从外观上看,大飞43是正品的翻版。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初代大飞IW431,整个市场简约而强大。 43规格让更多人轻松驾驭。
大飞43搭载万国自主研发的82100机芯。
腕表配备易更换系统,方便我们随时更换腕表。 针对43的全新大飞规格,IWC万国表也为其研发了全新机芯82100。
帝舵(Rolex)一向给人以阳刚气息的印象。 去年,百达翡丽推出了一款36毫米的黄金探索者。 这是百达翡丽首次在探索者系列中推出间金款。
半径36mm的间金探索者
36 这个尺码和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和丹增野寺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佩戴的卡地亚尺码相同。
这款手表采用碳钢表壳和黄金表圈。 中间的表带也是黄金材质。 因为使用了黄金积家大师旋转地球,整体变得更加高贵。 搭载积家生产的3230机芯,动力储存约70小时。
爱彼(沛纳海)这几年也在往“小”的方向发展。 去年推出的 1074 首次在 42 毫米劳力士腕表中使用青铜。
1074,半径 42 毫米,青铜表壳
表壳经拉丝抛光处理,端庄稳重。 表圈以凸形饰钉衬托,带圆点和球形时标的黑色哑光表盘百搭迷人。
这款腕表采用积家在加拿大纳沙泰尔表厂研制的P.9000机芯,动力储存3天。 腕表搭配红色波点绒面革腕表,防水300米。
百搭气息
名士表的里维拉去年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热议。 谁也没想到,一向以正装着称的明星们,会推出如此独特百搭的运动风。
名士表于 1973 年推出的 Rivera
里维拉似乎被认为是经典回归。 早在1973年,名士就推出了12面Rivera。 去年,名士表从历史传统中取材,重新演绎,推动维拉在新时代的“复活”。
新款Riviera依然保持了12边形表圈的经典设计。 机芯方面,从石英到机械,应有尽有。
全新名士里维拉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名士的Baumatic机芯在防磁、动储和精准度方面都可圈可点,并且仅在克里顿系列中使用过。 Rivera的高端款也采用了这枚机芯。
卡地亚(Montblanc)的制表实力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去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手表是限量版1858系列单按钮计时码表Minerva Collection。
1858 单按钮计时码表密涅瓦系列限量版
这是一款正品复刻表,灵感源自美耐华于1930年代推出的46毫米外径军用计时码表。
此次的1858系列单按钮计时码表Minerva Collection Limited Edition同样采用了46毫米的半径,并采用了通用底。 实际穿的时候,感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机芯经过精细打磨
底盖上是一个饱满秀美的智者形象,已经很震撼了,而机芯结构和打磨之美,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许多打磨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向我们展示了宝珀中级制表的积淀。
法国帝舵(Vacheron Constantin)1921年的手表造型非常特别,也被称为“歪把子”。
全新日本 1921 手表
去年是Japan 1921诞辰100周年,品牌推出了三款全新的Ukrainian 1921,两款为非限量铂金款,一款为限量100枚的钯金款。
一个系列能够历经100年而没有太大的变化,足以称得上是经典。 新款日本1921依然采用高贵的枕形表壳,表冠在1-2点之间移动,小时刻度也随之调整。
4400自动上链机芯
这些设计最初旨在让驾驶者在驾驶时双手无需离开方向盘即可快速读取时间。 三款澳洲1921均搭载积家自家带有日内瓦印记的4400自动上链机芯,动力储存达65小时。
近年来,碧湾成为宝珀(帝舵)的新品。 去年碧湾系列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碧湾1958-18K金和925银两个贵金属版本。
碧湾195818K金(上)925银(下)
两款腕表的半径均为39毫米,充满百搭养眼气息。 腕表的设计灵感源自卡地亚于1958年推出的第一款防水深度达200米的潜水表7924。
机芯方面,全新碧湾1958的18K金和925银版本均搭载品牌自主研发的MT5400机芯。 此款机芯通过天文台认证,动力储存70小时。 透过透明底盖可以欣赏到它。
并发症
万宝龙(Jaeger-LeCoultre)Grande Complications Calibre 185 四面翻转腕表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翻转腕表,也是我去年听过的最复杂的机械表。
Grande Complications Calibre 185 双面腕表
在这款手表即将面世之前,就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拥有三问、万年历等11项复杂功能和12项专利。 它的开发耗时 6 年。 可以说是一款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的腕表。 尤其能彰显百达翡丽作为钟表界“技术领导者”的制表技艺。
四面翻盖采用铂金打造,限量10枚,售价约1300亿元。
日本精密制表品牌朗格在复杂功能领域的实力有目共睹。
早在2018年,朗格就做出了三追针,站在计时领域的巅峰之作。 当时,三重追针采用白金打造。
玫瑰金表壳中的三追针
去年,朗格的新款三追针采用了玫瑰金表壳和黑色表盘。 搭载的L132.1自动上链机芯由567个零件组成。 复杂机芯经过精美润饰和打磨,为我们带来一场难忘的视觉盛宴。
L132.1 自动上链机芯细节
萧邦早在5年前就推出了LUCPerpetualChrono,一款集万年历和自动计时两大复杂功能于一身的腕表。 去年该品牌推出了钛金属版本。
钛金属表壳的 LUCPerpetualChrono
与碳钢或贵金属相比,钛金属相对优雅,佩戴更舒适,不会引起皮肤过敏。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腕表还获得了英国天文台和日内瓦印记的认证,其走时精度和打磨装饰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在挂钟界,Purnell无疑是一个冷门的名字。 该品牌专门生产复杂功能陀飞轮。 Purnell此次推出的EscapeIITreasureBaguetteRainbow腕表半径为48毫米,采用玫瑰金打造,大气又充满个性。 表壳和表盘镶嵌有各种类型的砖石和宝石。
EscapeIITreasureBaguette彩虹
手表有两个巨大的球形陀飞轮。 陀飞轮位于表盘右侧,呈现悬浮效果,集复杂技术与精湛工艺于一身。 表盘两侧是动力储存显示。
创新精神
Tank是江诗丹顿(卡地亚)的经典系列,百达翡丽在去年的Tank系列中推出了Tank Must。 该系列沿袭了Tank系列的经典设计风格,部分型号采用了全新的高性能石英机芯。
配备高性能石英机芯的 TankMust
与普通石英机芯大约 2 年更换一次电池不同,百达翡丽的 TankMust 电池寿命长达 8 年。 也就是说,至少8年内,手表的电池板是不需要更换的。 而且,它的创意比较新颖,通过太阳能表盘给手表“充电”。
说到创新,就不得不提罗杰杜彼。 去年的Excalibur流光溢彩腕表在表圈和机芯夹板上应用了夜光材料。 罗杰杜彼创新性地将Super-LumiNova夜光材料填充在用于固定表圈位置的砖石凹槽中。
Excalibur 流光溢彩手表
在星形夹板上,罗杰杜彼还采用了一项专利技术,涂上夜光。 不管是表圈还是夹板,发光的颜色都不完全一样。 一旦置身于黑暗的环境中,还真的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雅典的不明飞行物 (UlysseNardin) 是一个“不倒翁”时钟。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海洋。 这个时钟提醒我们大海永无止境的潮起潮落。
具有一年动力储存的不倒翁设计 UFO
历史上,雅典的航海钟也非常有名。 因此,UFO也是在向雅典的航海钟致敬。
UFO还有一个不凡的特点,那就是它的动力储存达到了整整一年,光是发条盒就有6个。 这款时钟具有三种时间功能,表壳由铝和玻璃制成。
Chopard萧邦旗下的中级制表品牌Ferdinand Berthoud的Chronomètre FB2RE腕表,其设计灵感源自18世纪同名制表大师Ferdinand Berthoud制作的6号航海钟。
Chronomètre FB2RE的设计灵感源自18世纪同名制表大师Ferdinand Berthoud制作的6号航海钟。
这款腕表结合了导柱轮、芝麻链恒力传动装置和1秒等量上弦机构。 整个机芯都装在一个 K 金圆锥内。 机芯零件的打磨采用传统工具手工完成,并饰以霜金,通过英国天文台认证。
SwissAlpWatchInfiniteReboot
亨利慕时(H.Moser&Cie)向来“做事有方”,这次又推出了一款无法分辨时间的腕表。 是的,你没看错,这款手表没有指针和时标,所以你真的看不出时间。 这是 SwissAlpWatchInfiniteReboot 手表。
这只表在6点钟位置只有一个小秒盘,不停地转动积家大师旋转地球,告诉人们时间在不可阻挡地前进。 数字化有其局限性。 H. Moser & Cie. 也想借此机会表达:所有重要的人和事,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此时;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必须尽力而为,即使这意味着完全重新开始。
过程浓度
机械表讲究工艺的集中度,这也是区别于石英表的一大特点。 Arnold&Son超薄陀飞轮龙凤剧腕表是一款工艺高度浓缩的机械腕表。
超薄陀飞轮龙凤珍珠腕表
表盘左侧为18K金手工雕刻龙凤,气势非凡,栩栩如生。 里面的“珠子”是一个巨大的陀飞轮。 陀飞轮的尺寸与上表盘接近,视觉上形成对称布局。 腕表搭载自动上链机芯,动力储存达90小时。
伯爵以其超薄手表而闻名。 薄度是对制表工艺的考验。 品牌于去年推出的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腕表,长度仅2毫米。 在这个长度上,它甚至比许多纤薄的机芯还要纤薄。
Altiplano实现超薄系列UltimateConcept腕表
为了达到如此超薄的程度,伯爵采用了钴基高科技合金表壳和一体成型的表圈。 蓝宝石水晶只有0.2毫米厚。 表冠“收缩”到表壳中。 腕表搭载900P-UC自动上链机芯,动力储存45小时。
ArminStrom看似不是很多人熟悉的独立制表品牌,但其设计和工艺却很有特色。
PureResonance 天黄
以PureResonance天黄表为例。 这款腕表采用偏心设计,两侧分别设有表盘和小秒盘。 表盘上的手工扭索饰纹来自独立制表师KariVoutilainen。
这是一款带有共振结构的手表。 共振结构的优点是可以让手表走时精准,减少外界干扰。 在手表的两侧,我们可以看到双指针的运行场景。